第五章 深層失落(1)

     暑假期間,匡復可說是七月半鴨子不知死活,或許是因為大一的功課不錯,而大一下花不少時間參加社團後,應付功課仍然游刃有餘,於是覺得可以更進一步拓展他的視野。離開學前幾天,和另一位新室友童輝,在校園騎車經過海報區,他也是電機系同學,他們碰巧同時看到一則海報,街頭張老師在招募新血,要幫助街頭青少年走上正途,他們想,應該為社會貢獻一點心力,所以就相約一起去報名參加街頭張老師的訓練。

     訓練就在開學後開始,每個週日上午要去聽專家講課,週間還要兩個晚上參加小組討論和訓練,匡復剛開始覺得很高興可以學到心理輔導、同理心之類的訓練。然而隨著訓練內容的深化,開始探討為什麼街頭青少年會流落街頭,為什麼他們會發展街頭的次文化,如何瞭解他們內心世界,以及他們會變成這樣的家庭因素,如何和他們接觸,如何在和他們接觸時,避免被他們帶入次文化的認同……,許多問題都不是標準國中、高中課程所接觸過,即使上完了臺大一年級,這些問題仍是那個年紀未曾碰觸過。照講,這樣新鮮的訓練應該讓匡復很興奮,因為可以學到新的領域。剛開始確實如此,但幾週的訓練之後,上課的內容就對他的內在產生了衝擊。

     在他接受的街頭張老師訓練期間,課程內容花了不少時間在探討原生家庭的影響,意思是指成長過程中,家庭中成員的互動模式、習慣做法和思考方式,不知不覺地形塑了我們的人格特質。原先是希望透過這些內容,可以幫助學員們瞭解街頭青少年所以會有那些行為的背後因素。然而可能匡復的心靈較敏感,他發現那些原生家庭問題也大多發生在他的家庭中,於是每次的上課,都像是在解剖他的背景,重新檢視他的家庭背景。然後發現,他以前所認定的父母形象、家庭氣氛,幾乎都是自己的幻想。根據探討原生家庭的內容,他的家庭很有問題,他應該和流落街頭的青少年差不了多少。

     匡復反復地想著原生家庭的問題,譬如說,家裡的媽媽可能用眼淚來操縱父親,以不想活了來逼使父親按照她的意思。匡復發現,自己的媽媽確實會以眼淚來控訴爸爸,還常說是不如去死好了,害他小時候回家時,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媽,確定她還活著,找不到時就哭紅了眼睛,被媽媽發現了,卻被數落一頓,說是男生為什麼那麼愛哭?以前準備聯考時沒有留意這些部分,現在張老師的訓練課程把藏在他腦海的記憶掀了起來。

     而父親對家庭不夠有責任感,是否因為匡復的祖父很早就過世?因為爸爸在未成年時就失去了父親,於是沒有模仿的對象,所以不知道應該如何當個好爸爸。爸爸的不夠積極努力,並非是真的領悟了莊子的人生哲學因此淡然面對外在世界的期待,而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達到外在世界的期待?甚至於他根本就沒想過要為孩子付出什麼?他回想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到田裡工作,還沒做完,爸爸就自己離開到店裡和人聊天,留下匡復在田裡把雜草清理乾淨。

     還有對老么而言,因為在家裡沒有決定權,害怕得不到注意,所以特別想出頭,因此日後在人際關係上,會在意別人是否尊重他的意見。不知自己是否是因為老么的關係,所以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觀點?

     而且這些兒時的影像彷彿又會重演,潛意識裡會不知不覺地複製原生家庭模式。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過去和現在混淆在心裡,好像過去的事情再度發生了,但其實只是旁邊的人在當下的時刻碰巧觸發了當事人的心理按鈕,因而激起強烈的情緒反應。原生家庭就像一張大網把人罩住,叫人難以逃脫。

     匡復也曾懷疑,是否其他受訓的同學也有同樣的感受,但是每週兩個晚上的小組討論當中,他們從未談過。而且大家全都看來輕鬆愉快,室友童輝還經常高興地告訴匡復小組討論的內容,以及組員熱烈互動的情況。於是匡復深深自我懷疑,他的家庭真的有問題,所以這些課程才會讓他感受到深刻的衝擊。再加上這段期間,哥哥姊姊和爸爸媽媽都對他不聞不問,讓他覺得就像是天涯淪落人。其實匡復懷疑,就算他們關心,恐怕也沒有辦法瞭解他當時的心情,更不要說實質的安慰了。

     到底這些張老師訓練課程所談的論點是否真實?他無所適從!

     而這時,曉軒也不再寫信給他。匡復寫信告訴過她在張老師受訓的感受,但完全沒有她的回應。

     此外,原先他以為看開了考試成績名次的虛無意義,但現在卻發現成績是申請獎學金的重要依據,而在這個階段, 對他而言,獎學金卻是真真實實的需要,沒有的話,連繳學費和每天的三餐都會有問題,因此念書已經不再是興趣。而且現在的課程和大一也大不相同,有很多是電機的專業科目,是過去沒有接觸過的,他似乎要花額外的心力應付功課,但他無法多思考自己喜不喜歡這些課程,只能設法把功課讀好。這種為了生活被逼得必須讀書的情況,令匡復感到窒息,卻不知如何逃避。而對於曉軒,也是不知如何是好,希望恢復幾個月前寫信打電話,無所不談,那時覺得彼此相知相惜,尤其現在更希望能有瞭解的人,可以談談心情感受,但她卻不理會匡復。

     原先抱著滿腔熱血參加張老師的訓練,希望能幫助街頭青少年,但是沒想到,幾個星期的訓練下來,卻發現其實自己像是街頭青少年,徬徨無助。而更不幸地,原生家庭的探討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,讓他有很長的時間,心裡不由自已地回顧整個家庭的過去,檢視自己的父母在教養孩子上面所犯過的錯誤,以及發現他的個性因此而被塑造出的許多缺憾。他想否認張老師那裡所談的論點,然而這些論點所說的因果關係,在他的個性、生命卻又那麼真實地驗證。可是錯誤已經造成,個性已經養成,生命也已經走到這個地步,他能怎麼辦?

     他想起曉軒在最後那封信中提到,她讀了《梵谷傳》以後,覺得對她的生命有很大的震撼,他後悔沒有讀《梵谷傳》就回信給她,於是也去買了《梵谷傳》,不讀還好,讀了以後,真的感受到生命被強烈地震撼。梵谷的畫那麼有名,但他在二十七歲以後的生命卻是那麼悽慘,為什麼?梵谷那麼認真地面對生命,但卻潦倒一生。以前不是說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嗎?但是梵谷吃了許多苦,終其一生卻還是被冷落相待?他死了以後,畫作才受到重視,但他自己已無緣享受這樣的稱讚和榮耀。自己的生命會不會也將如此?想梵谷年輕時,不也是滿腔熱血,要到礦區去幫助那些礦工,對照自己想要幫助街頭青少年,不也差不多?梵谷後來發現,他其實幫不了礦工,而且自己的生活陷於比礦工還慘的情況。而匡復自己呢?他的生長背景比街頭青少年好到那裡呢?他自己其實是泥菩薩過河,自身難保。

     梵谷最後選擇自殺,匡復是否最後也是注定要走上這個選擇?而曉軒呢?她說《梵谷傳》對她的生命有很大的震撼,以他們靈犀相通的情況,她是否也是這樣的感受?自殺是否也是最後曉軒注定要走的選擇?

     匡復覺得必須要去找曉軒,告訴她,他知道了她讀《梵谷傳》的感受。於是匡復打了幾次電話給她,總是不在,不知道是真的不在,還是她在躲匡復;因此匡復直接到她的宿舍找她,找了幾次她都不在,後來找到了一次,在傍晚,天已經很黑了,她穿著睡衣下來,臉色看起來憔悴,不像之前看到她的精神奕奕。

     曉軒下來,看到匡復,她不帶任何表情,直接問匡復:「到底我們之間是不是男女朋友的關係?」

 

(未完,待續) 

arrow
arrow

    沐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