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嘴現象之探討: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差異

最近有不少名嘴現象,推論時用某些例子,一路推演下去,然後得到和專家認知頗不相稱的結論。例如這篇文章:
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forum/20131124/297708/1/%E5%BD%AD%E6%98%8E%E8%BC%9D%EF%BC%9A%E5%BB%89%E9%A0%97%E8%80%81%E7%9F%A3%EF%BC%8C%E5%B0%9A%E8%83%BD%E9%A3%AF%E5%90%A6%EF%BC%9F

 

為什麼會如此?因為原先在科技領域,而目前也在進行組織行為的研究,經過仔細思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研究觀念上的差異後,或許得到了答案。

自然科學的定律,一般而言,要求百分之百的準確,例如萬有引力定律,每一個星體都要吻合此定律,如果有一個不吻合,就要回來修正定律,或是至少要求清楚定義出其適用範圍或條件。因此,在其適用範圍或條件,只要一個例子就可以代表全部。

社會科學的規律或推論,要從統計來看,抽樣的樣本數如果達到95%99%落在其預測範圍內,就稱為獲得支持。於是單一例子,要看是否落在95%99%內,假如該例子是在少數的5%1%,就不俱有代表性。

於是一些自然科學訓練出來的人,在進行推論時,不知道社會科學要透過統計的調查才能確認該推論,以為和自然科學一樣,用單一例子就可以代表全部,於是拿來作為推論的基礎,造成推論的結果和專家的認知大相徑庭。要進行社會行為的推論,即使邏輯OK,也一定要透過統計調查才能確認。自然科學其實是更嚴謹的過程,只是原理已經被驗證過許多次,所以讓我們應用起來非常順手,使用單一例子就足以最為推論的依據,但社會科學不能如此便宜行事。

名嘴的推論,很多是針對社會現象,算是社會科學領域,但缺乏統計調查,因此經常發生和事實不符的謬誤,就不足為奇了。他們這些人或許有自然科學的基礎,但卻不知道社會科學探討社會現象的程序,堅持沒有嚴謹統計調查基礎的論點,只能靠聽眾自行篩選。但社會大眾是否能認清此問題所在呢?

 

arrow
arrow

    沐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